20210609-04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壤修复 >

植物“磷挖掘”,与土壤这样互动

来源: 网络   浏览量:6728次   会员投稿
2022-12-14 15:06:00

2021817232727860.jpg

小麦等作物的生长需要磷肥。王方摄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营养。为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人类大量开采磷矿,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磷肥,不仅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引起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加强作物自身磷高效利用日益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丁文利、丛汶峰、Hans Lambers等在《生态学和进化趋势》在线发表文章。他们建议,系统研究磷利用策略对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影响,应从植物角度出发,使用植物“磷挖掘”理论解释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高磷、低磷给植物带来不同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微小变动就可显著影响土壤、食物和气候安全。

论文通讯作者丛汶峰告诉《中国科学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减缓气候变暖、提升土壤质量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植物不同磷高效利用策略和土壤有机质循环的相互作用,可为协同实现作物磷高效利用和土壤碳固持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论文第一作者丁文利解释说,植物源有机质,如叶片凋落物、衰老根系和根系分泌物等,既是土壤有机质形成的前体,又能激发原有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生激发效应,即外源有机质输入在短期内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现象。因此,植物源有机质的质量和数量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周转。

高磷能够通过影响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植物源碳输入土壤的质量和数量。比如,磷肥添加可通过增加植物生产力使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增加10%~23%。

低磷则能够促使植物形成多样的磷高效利用策略,比如分泌更多有机酸,形成更多细根、长根,和丛枝菌根共生等。这些策略改变了植物源碳在土壤的分配,进而能够影响土壤有机质循环。

植物适应低磷的应对策略

丁文利进一步解释道,植物适应低磷的策略之一是根际有机酸(如草酸)的分泌。这些有机酸能够通过较强的金属(如铝和铁)络合能力破坏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和土壤团聚体。在释放磷的同时也释放碳和氮,给微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

其二,植物为了适应低磷胁迫,会形成更多细根、长根、根毛,导致植物将更多碳分配到地下,促进微生物生长和土壤有机质分解。

其三,植物适应低磷会让根与丛枝菌根共生,植物可能会通过丛枝菌根将更多碳分配到土壤中,促进微生物生长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丛枝菌根也可能通过促进团聚体的形成降低土壤有机质分解和氮矿化。

“这是我们提出的磷吸收策略可能影响土壤有机质循环的途径,但是相关研究太少,需要进一步确认。”丁文利说。

“这些策略都能够改变输入土壤的植物源碳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影响土壤有机质周转。但目前很少有人系统研究磷利用策略对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影响,往往忽略这些有机物输入变化背后的原因。这是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内容。”丛汶峰说。

深入挖掘土壤有机质周转机制

以往的研究往往重点关注根系形态、根际有机酸、丛枝菌根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循环的影响,而忽略了这些因素是和磷高效利用相关的,没有系统分析和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他们建议,除了目前公认的从微生物角度出发解释激发效应的“共代谢”和“氮矿化”理论,还应从植物角度出发,使用植物“磷挖掘”理论解释激发效应。

微生物“共代谢”理论认为,外源有机质输入土壤后,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碳源,在短期内激活微生物、增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活性微生物在降解外源有机碳的同时,也协同代谢土壤原有机碳。

微生物“氮矿化”理论认为,在土壤氮匮乏条件下,外源有机物投入会刺激土壤微生物加速矿化土壤中富氮有机质,以利用其中的氮元素满足自身需求,因此产生正的激发效应。

而植物“磷挖掘”理论认为,不同的磷利用策略可能会对土壤有机质循环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仍需更多的研究结果确认和补充以上推论。

丛汶峰指出,应该开展更多的有关植物不同磷利用策略对土壤有机质周转影响的实验,并将相关结果纳入碳循环模型构建当中,为协同实现作物磷高效利用和土壤碳固持提供理论依据。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 精彩推荐
  • 东北虎豹等极度濒危物种在吉林实现种群恢复性增长东北虎豹等极度濒危物种在吉林实现种
  • 全球最大锂资源一体化利用项目开工 ​全球最大锂资源一体化利用项目开工
  • 华新环保: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为0.0285734496%华新环保: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为0.
  • 治水“下半场”: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治水“下半场”: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
  • 清华大学施汉昌:水中微量污染物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清华大学施汉昌:水中微量污染物与生
  • 福州:河湖长治久清 海绵全域铺开福州:河湖长治久清 海绵全域铺开
  • 要闻推荐
  • 图片新闻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