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恒生指数收涨0.68%,港股半导体板块被拉起,代工厂duo股价尾盘大涨。港股华虹半导体收涨17.42%,获南方净买入2.61亿港元。港股SMIC上涨9.65%。
港股通plus代码
市场表现方面,12月13日开市后华虹半导体股价稳定,至15:00左右成交量逐渐放大,成交额10.84亿港元,振幅22.73%。当日,华虹半导体还获得了南方2.61亿港元的净买入。10月以来,华虹半导体股价大幅反弹,累计涨幅近96%,港股通持续增持。
同日,港股SMIC也出现类似走势。从15:00开始,成交量明显放大,成交额达到13.76亿港元。近期港股SMIC相对稳定,但10月份以来南下资金不断增加,港股通持股比例最高接近25%。
相比之下,早于港股收盘的a股SMIC股价微跌0.36%,收于41.8元/股。
新闻中盛传,中国计划投资总计1430亿美元扶持国内芯片企业,主要用于鼓励中国企业采购本土半导体设备,并提供20%的采购成本补贴。该计划将持续5年,预计最快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方式实施。
该消息还称,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望受益,尤其是北方华创、中威公司和鑫源微等大型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对于上述传言,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没有听说过,也质疑可能是“炒冷饭”,猜测和总结了过去国家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事项。截至记者发稿时,SMIC、中微、鑫源微等上市公司尚未对此做出回应。
半导体企业加强自我控制
半导体设备领域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美国长期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起点”。
今年8月,美国生效的《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 and Science Act of 2022)提出对半导体制造和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进行补贴,为先进制造业的投资提供25%的税收抵免,但接受投资税收抵免的企业不得在中国等地扩建半导体生产设备;今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修改出口管制条例,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制造先进技术的能力。国际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科雷和ASML甚至传出了取消中国团队的消息。
许多业内人士此前呼吁,应落实国内集成电路支持政策,以解决连续性问题,并集中力量进行重点项目的攻关。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反周期”属性。尽管今年下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普遍下滑,上市公司利润放缓,但半导体设备板块上市公司仍保持强劲增长,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翻倍至18亿元。梅生沪市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增长近3.8倍,北方华创、知春科技、鑫源微扣非后净利润也至少翻倍。
相关上市公司手中订单充裕。据E公司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设备行业公司合同负债接近123亿元,其中北方华创在该行业占比过半;其次是数字芯片设计行业,合同负债总额近64亿元,排名第一,郭可伟在手订单约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倍。
对于美国芯片法案的影响,中威公司等多家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手中订单充裕;目前美国相关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正常。
此外,半导体设备公司也在推进产业链的自主控制。
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耀在12月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评价和管理体系,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数量众多,合作关系良好。单一供应商采购金额不高,核心零部件采购采用多供应商策略。
拓景科技董事长卢光权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建立了全球供应链资源,构建了稳定的供应链结构,采取了多源供应商管理策略。目前供应链合规、安全、稳定。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