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04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

中国汽车靠什么乘风破浪

来源: 中国网   浏览量:15641次   
2025-09-13 05:58:11

两年一度的慕尼黑国际车展,历来是全球汽车工业的风向标。近日,上百家中国企业“组团”亮相盛会,向世界自信展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完整生态,成为撑起本届车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成功借助新能源实现“换道超车”,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奔赴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出口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届慕尼黑车展上中国车企的展览重点,从过去的单一车辆,升级为展示全产业链能力,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成熟与自信。

从单纯卖车,到对外输出技术、品牌与理念,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是质的飞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汽车工业都在“以市场换技术”,打造国际品牌,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投资建厂,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惊人飞跃,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和汽车产业抓住了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历史机遇,培育了全球最完整、最具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选对赛道的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相关企业也深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之变。利用产业优势,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领域持续创新,将科技感与人性化体验做到了极致。“硬核”的产业链优势与“柔软”的用户体验创新相结合,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命运,更重写了中国制造的内涵。

当然,中国车企勇闯海外绝非坦途。在欧洲这样的成熟市场,要打破消费者对传统大牌的选择惯性,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巨大的投入。相较于一些老牌车企全球遍布的生产基地,我国车企的海外直接投资建厂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容忽视的是,欧盟严苛复杂的法规和市场准入标准也构成一道道高墙,加上随时可能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远航的中国车企势必要经受各种风浪。

正是面对这些挑战,生态出海的战略智慧才愈发凸显。产品走出去,很多时候是单向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当中国车企努力输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时,目标就是深度融入当地工业体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充满中国智慧的共赢之道,是对各种潜在壁垒最有效的反制举措。

从昔日德国车企自带锤子来上海建厂,到今天中国车企携技术与生态走向世界,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征程。坚持互惠共赢,不断做大蛋糕,中国汽车才能在世界跑得更快、更稳。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 精彩推荐
  • 东北虎豹等极度濒危物种在吉林实现种群恢复性增长东北虎豹等极度濒危物种在吉林实现种
  • 全球最大锂资源一体化利用项目开工 ​全球最大锂资源一体化利用项目开工
  • 华新环保: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为0.0285734496%华新环保: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为0.
  • 治水“下半场”: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治水“下半场”: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
  • 清华大学施汉昌:水中微量污染物与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清华大学施汉昌:水中微量污染物与生
  • 福州:河湖长治久清 海绵全域铺开福州:河湖长治久清 海绵全域铺开
  • 要闻推荐
  • 图片新闻
  • 友情链接